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知识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本周,马尚街道石村携手山东理工大学“氢氰淄衿”社会实践团志愿者精心筹备的暑期课堂正式开课了。


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太阳”。课堂一开始,孩子们在第一张任务卡上,提笔写下自己的小特点:“我爱运动,喜欢打篮球”“我有两只可爱的麻花辫,最喜欢公主裙”“我喜欢粉色,爱画画”……写完后,所有纸条被收起来打乱顺序,孩子们轮流抽卡,用清脆的声音念出上面的文字,底下立刻响起小声的猜测:“这肯定是她!她有两个麻花辫!”“我觉得是他,他衣服上有篮球!”……一个个小秘密被“揭穿”,一张张笑脸在猜测中绽放。原来,短短几句话,就能让我们记住彼此的特别之处——这就是“独一无二”的魔力呀!
团队协作:画出“我们眼中的老师”





熟悉起来的孩子们,迎来了更有趣的挑战:分组合作,共同完成一幅“老师的画像”。没有标准答案,全凭大家对老师的观察和想象。不一会儿,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像新鲜出炉,最后大家评出了最受欢迎的一组。结束后,孩子们自由发挥,画自己想画的东西……
红色故事屋:英雄精神润童心


“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,总有一些人会站出来,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——共产党员。”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起了他们的故事:张人亚,在革命年代冒着生命危险,守护着党的重要文件;邱少云,在战场上被火焰烧到身体,为了不暴露战友,一动不动,用生命遵守了对国家的承诺;黄继光,用自己的胸膛挡住子弹,只为让身后的战友能冲锋向前,守护更多人的安宁……孩子们托腮聆听,眼里闪着光,红色基因在夏日课堂里悄悄萌芽。
变废为宝:空瓶秒变创意笔筒




环保又有趣的变废为宝环节来啦!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矿泉水瓶,用彩色的橡皮泥在瓶身上装饰出各种图案,有的做成了可爱的小动物,有的做成了美丽的花朵。不一会儿,一个个普通的矿泉水瓶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笔筒。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小手捏出的不仅是笔筒,更是对绿色生活的小小承诺。
作业时光:笔尖划过的成长印记



窗外蝉鸣声声,室内笔尖沙沙。暑期课堂的作业环节,藏着孩子们最专注的模样——有的小脑袋微微低着,眉头偶尔轻蹙,是在和数学难题较劲;有的一笔一划写得认真,汉字在田字格里慢慢站成了整齐的队伍。

一天的课程结束,从陌生到熟悉,从独立表达到协作共创,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欢笑,更懂得了“看见彼此”和“携手同行”的快乐。同时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环保的意义,也更加了解了党的历史,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。
留个言再走呗...